Hot Music Theory Courses (熱門課程)

AMusTCL -- 音樂理論考試研習課程 AMusTCL 初級文憑音樂 理論考試研習課程 本考試研習班 課程不單為裝備學員參予 Trinity Guildhall - AMusTCL 初級樂理文憑的專業公開考試而設 , 也同時提供相等於學位第一年程度相若的和聲學知識予學員,幫助他們掌握各類風格的和聲寫作和分析,...

Article & Poem (詩詞文章)

Recent Comments (近期迴響)

    一個美學問題: 聯想空間 (2)

    前言: 早前在 12 月 25 日寫了一篇有關美學研究的文章隨筆,竟然是這網誌最多讀者閱讀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與讀者討論聯想空間的問題。身為作曲家,亦是攪學術研究的人,我一直很喜歡這個題目。所以現在又動筆跟讀者繼續討論這個題目 — 文字與聯想空間的關係。在今次的討論中所引用的例子,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古典詩詞。。

    註: 在請讀者看正文之前,我在這裏先說清楚一點,我用中文寫的文章,跟用英文寫的不同,都是我即興與寫的。雖然內容不乏有一些我本人曾經思巧過的新論點,但當我引用其他學者的論說,概念或理論時,我是憑已前學過的,以及本人之記憶隨意下筆。所以錯漏難免。而且我也並沒有先較對正誤,或標明原作者和出處。不過,我是力求下筆準確。所以當我發有現問題時,又或別人提醒時,我都會即時改正,再次 re-edit 文章。請讀者多多包容。

    正文:

    英國詩人 Wordsworth 曾經說過: “詩起於沉靜中所回味得來的情緒”。

    讀者須學會怎樣感受情趣而能在沉靜中回味,才能走進美學的殿堂。這種美的感受,不是單從官能上刺激出來,更多的是從沉靜思索中獲得的。雖然 從 aesthetics (美學) 上來說,接受者的感受是包含這兩種 pleasure 。

    詩詞的美 (Poetry Beauty) 帶給人的快感也多是一種 contemplative pleasure,而不單是 sensational pleasure。顧名思義,要引起 contemplative pleasure,當然需要讀者 (readers) 運用他們頭腦的意識 (consciousness)。

    西方的文化視理智與感情是兩個對立的雙元本位 (dual ontology)。在啟蒙時代,西方人就認為古典藝術的美是建立在理智與感情的相互平衡的關係上,向另一邊都不好。沉思性的愉悅 (contemplative pleasure) 就是建立在理智的層面上,而理智又建立在知識之上。所以,若要感受 Arts (藝術) 的美,我們必須用頭腦先學習,後沉思,再作詮釋和了解。當我們正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我們的意識就活動起來。我們會把自已先前學習過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和當前這個藝術作品聯繫起來,為此作出詮釋。這個藝術作品的美,就是因為我們所作的識意活動,作出聯想而獲得。所以,我們在以前的文章討論過關於聯想空間的問題,是讀者能否感受到作品的美的關鍵。至於官感上的愉悅  (sensational pleasure),反過來說,就不須要我們的頭腦意識對作品先作詮釋了解,而是只須讓我們的官能直接感受作品為我們帶來的刺激就可以。打個比喻,我們直接看見一個女子的美麗外貌,就為她的嬌美身栽而感到一時的愉悅興奮,這就是 sensational pleasure ,是官能引起的,你對她的內在是完全沒認識的。但如果我們認識了一位很有內涵的女子,經過長時間的了解,你慢慢發覺她很有內在美,令你感到跟她在一起時就很喜悅歡暢,這就是 contemplative pleasure 了。這兩種不同的愉悅 (pleasure),還有一個分別,就是在於 contemplative pleasure 要較長時間思索了解,需要有點像 Harlod Bloom 所說的 deep reading,一個精心的解讀。可是,另一個 pleasure 就不需要這樣的思索了。它強調讀者在一個 moment (剎那間) 中那基於  個人 intuition 的即時官能感受,近於聆聽即與演奏。可是,我們仍不應忘記,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應該引動接受者成功同時產生這兩種愉悅。就如一首能打動人心的樂曲,除了能惹人思索聯想,供多番回味之外,也應同時擁有吸引聽者的音樂聲響,帶給聽者如觸電一樣的感覺,刺激他們官能上的感受,即所謂。我們常說的  idea 就很好,但作品本身也要 work 才行。不然的話,就是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李白有一首詩名為敬亭山,是他晚年寫的。當時他是仕途失意,所以歸隱田園。按常理,他應是深深不憤,長嗟短嘆自己的懷才不遇才對。故勿論當時李白真的是自我開解,理想化了自己的感受,才這樣寫。抑或是他真的反璞歸真,淡泊名利,放棄了所謂的治國平天下的文人理想。但這些都不重要。就如 Roland Barthe 所說: 作者已死 ( The author is dead )。我們讀者看過此詩,吟過此詩,多少都能感受到詩中的恬靜淡泊的心境。我在不開心時,也常常重讀這詩,它實是我其中的一首至愛。

    李白:  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讀者可以試試運用關想 (association),跟據李白詩中所用的重要字詞,去重建 (reconstruct) 一個文字中描繪的想像畫面 (imagined scene)。在頭兩句詩,我覺得最有趣的 key word 是個 “盡” 字和 “閒” 字。如照詩人所寫,你或可想像得到 “眾鳥”的模樣是怎樣,應該是很多的,成群成群的。可是詩人用了一個 “盡”字去描寫鳥群飛到遠方去的情景。既是 “盡”,你 (或詩人) 應該看不到鳥群,牠們飛到很遠很遠了,頂多見到一些鳥群的影子。所以,你可以聯想到詩人望的應該只是空空的,恬靜的天空。連飛鳥的聲音也沒有,何況喧鬧的人聲,你能聯想到這時的環境,是寂靜嗎? 是安寧嗎?  你 (或詩人) 是獨處了。再者,第一句詩所用的修辭手法,除了能帶動你的思緒聯想之外,也可以不意地,間接地催迫了你的官能感受,這首詩很 work 的,因它能牽動了你的 sensational pleasure。因為迫力在於字詞表面意思的互相矛盾。林夕 (原名梁偉文) 有一次跟我說起,他很喜歡用矛盾法去製造文字上的迫力。而且,可製造矛盾法的手法很多,有時簡單到是善用虛詞就可以。比如,”浪漫” 這字詞,一般來說,已經由於太多人濫用而變得很難惹起讀者較強烈的感受。但林夕在一個 context (語境) 之下,就用了 “扮作浪漫”, 使  “浪漫” 已變得不太真的浪漫了。而 “相信” 一詞,本來是很實在的,有力的 ,但林夕就用了虛詞 “可以” 放於前,”可以相信” 就 使”相信” 本身變得不大有力,也將整個字詞原本的實在變成虛空,弱。我一直很記得他這個多年前的啟發,現在寫文章也常常很註重虛詞的運用。在這首詩的頭兩句,李白就運用了矛盾法,”眾” 與 “盡”,和 “孤” 和 “閒”就是了。就這  “盡” 字,使 “眾” 鳥不見,不再熱鬧了。而 “孤” 也變得不見得是那麼悲哀,反之只是 “閒” 的一個表現形式,一個人嘛,多麼寫意啊! 所以,空空的天空,加上幾片飄浮的白雲,就點綴了整個 imagined scene,這時身為讀者的你不難聯想得到。現在我仍是這個問題,當你讀這詩時,你能感受到四周環境的安寧,休閒,恬靜嗎? 處身如斯環境,你的心境也變得平靜起來。

    至於最後兩句,也很直接簡單了。讀者感受的迫力仍是從修辭上的矛盾法做成。試問問你自己,天天吃魚翅,你會不會悶? 厭死了。但最後兩句詩句卻說 “相看是兩不厭” 的。你可以聯想到,敬亭山是 “坐” 在你 (或詩人) 面前,因為你能看得見它,它的全貌,所以你不是在山中的。你就天天坐在它的對面看它。敬亭山如今不再是死物,它就是你的摯友,有生命的,跟你無言交談,眼神互對,風雨不改。你是一個人嗎? 當然不是,山跟你在一起,而且孤單的你一些也不覺得孤單寂寞。就像李白的名句,”對影成三人”,天上的月,水中的月和詩人一起舞劍,一些也不孤單,反而很蕭灑脫俗。同樣情景,你是可以感受到。再者,這詩的最後一句中的 “只” 字,雖是虛詞,但也是引起迫力的地方。這句詩告訴你,你的唯一朋友,就只有敬亭山。但這時的你又不怎樣覺得寂寞,也不厭煩。

    從以上淺談,讀者運用聯想空間,才能解讀詩中的意境,帶動自已作回味無窮的沉思,喚起我們的 contemplative pleasure,感受其美。而詩中的特有的寫作技巧 — 修詞手法,如矛盾法等 —  ,加上唐詩特有的韻律 (這是很音樂化的功能),就在我們吟讀這詩時發揮作用,直接催迫我們即時的官能感覺,為我們帶來 sensational pleasure。 如果文學上的詩詞能為我們添上美學性的愉悅 (aesthetic pleasure),音樂就更能。你有沒有聽過,聞 “歌” 起舞?

    下一篇文章,我就以歌曲,跟讀者分享我的 aesthetic pleasure。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1-13 (published)

    一定得_梁XX.mov

    梁 Sir 多年前應邀演出一個閒角。坦白說,劇本就唔掂。但 D 評論就話,果個 Headmaster 可以拿最佳男配角,你話係唔係呢?

    註: 開頭廿幾秒還沒有翦輯,請耐心等候。而且,雖然承諾了導演朋友,還未有時間配上原創音樂,時間飛逝,怕也有十年了。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1-11 (published)

    以音樂語言學去探討音樂意義 (5): 修辭性的 Head Motive 在詩歌107中的運用

    前言: 本文章接續  2010-12-28 ,2011-01-03,  2011-01-06 及 2011-01-10 前四篇文章去探討主導動機  Head Motive 怎樣以音樂修辭的方式在作品中表達音樂意義。

    請先看看詩歌 107首的樂譜:

    讀者可以發覺,詩歌 107 首第一樂段的每句樂句,都是以 Head Motive 來開始。這個 Head Motive是由主和絃的Do Sol (tonic triad 是由do-mi-sol組成) 這兩個樂音,以二分音符時值下行跳進設計而成,算是在整首樂曲裏,有一些節奏和旋律的特色,容易辨認。然後,這個Head Motive 就帶動每句樂句的樂音 (melodic notes) 以級進方式 (stepwise) 向上爬行,然後返回終止式的句尾 (cadence)。若聽者以音樂修辭的方式去聆聽第一句的音樂的進行,大概會聽到如下的修辭組合rhetorical pattern:
    ! ! – xxxx – xxxxxxx
    眾所週知,普通的歌曲大都以平衡樂段 (parallel Period) 的方式組成樂句,即第一句起首是問句 (questioning phrase),然後以差不多相同旋律和節奏的樂句作為答句 (answering phrase)。我們稱這種樂段的組合方式為 A—A’ ,通常以雙樂句式或四樂句式設計。著名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就是屬於這種設計。一般流行曲,或簡單的歌謠,也大多是以這種方式去設計樂段的。這種普遍的樂段設計,往往能引導樂音在一個既定的架構 (melodic framework) 內進行,為聽者預先建立了一個對音樂進行的合理預期reasonable expectancy 在聆聽這首詩歌 107時,假如聽者真的以聆聽流行曲的經驗去作出他們對樂音進行的預期 expectancy,他們在聽過第一句所傳遞的音樂資訊 (musical information) 後,他們就不難推論出下一個樂句的rhetorical pattern:
    ! ! – xxxx – xxxxxxx
    可是,第二樂句所顯示的修辭方式卻未能使聽者的expectancy 得到應得的 realization (解決)。尤如聽者的音樂預期受到阻礙 (interrupted),這引起了他們的情感反應,從以產生了美學響應。為甚麼會這樣呢?
    因為第二樂句的修辭方式是:
    ! ! – xxx – ! ! ! ! xxxx
    聽者不難發覺,Head Motive 的突然變化重現 (現在以四分音符時值出現) ,加上那粗野的下行五度跳進旋律,跟聽者先前聽到的平滑,級進的旋律格格不入。你可能會問,這是否還算平衡樂段呢? 但這並不重要,我們不是分析曲式,或是作 formal analysis。因為主要引起聽者情感反應不是這種分析,而是樂曲中的音樂修辭的突然改變,這也使音樂的資訊也隨即突然改變 (deviation)。這令聽者要重新了解這音樂上的deviation 的意義。
    當第三樂句再以第一句的修辭形式重現時,剛才的突兀就很快消失。此時的音樂資訊已足夠為聽者提拱一個新的,合理的音樂預期。然後,我們就發覺第四樂句正以聽者預期的方式解決。
    請看看以下的樂曲的修辭分析:
    ! ! – xxxx – xxxxxxx
    ! ! – xxx – ! ! ! ! xxxx
    原來第一,二樂句和第三,四樂句是完全一樣的。在曲式上仍算是 Parallel Period所以音樂的修辭方式也是完全相同。
    以整個樂段 (period) 看來,聽者是很容易接收到樂音進行的完整資訊,這資訊為他們提供了合理的 expectancy and realization,並沒有意料之外的surprise (驚喜)。就只是在第二樂句中產生了少微的 deviation,為一些很熟悉流行曲或一般樂音進行的聽者製造了短暫的情感阻礙,引起了些微的aesthetic response。坦白說,當我第一次聽這首歌,聽到第二樂句時,我就感到樂音進行有一些怪怪的。但我很快就適應了,因為樂音經常重覆,便抵消了那怪的感覺。由此可見,由deviation 所產生的 emotional response,是可以因為經常重覆那 deviated 的樂音,而變成 normal realization (解決)了。也再不能引起聽者美學性的迴響。
    這或可解釋為何 artmusic (藝術音樂) 的作品需要作曲家不斷創新,不斷改寫,擴大可供思巧的空間 (meditation),才以吸引聽眾,使人感受美學上的愉悅 (aesthetic pleasure)。而 popular music,就總給人一種熟口熟面的感覺。
    全文完…….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1-10 (published)

    以音樂語言學去探討音樂意義 (4): 修辭性的 Head Motive 在詩歌107中的運用

    前言: 本文章接續  2010-12-28 ,2011-01-03 及 2011-01-06 前三篇文章去探討主導動機  Head Motive 怎樣以音樂修辭的方式在作品中表達音樂意義。

    大約在六,七十年代,有一位語言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音樂理論學家,Leonard Meyer,建立了一套名為音樂資訊的理論 (Information Theory),來解釋音樂怎樣傳遞意義 (convey meaning),和傳遞甚麼意義。他的論著 (如 Arts and Ideas) 則集中探討音樂中的 Absolute Meaning,即絕對意義。這意義和標題意義 (progammatic Meaning) 不同。音樂中的絕對意義是指不帶標題 (progammatic title) 或任何標題參考 (progammatic references)  作指引的純器樂作品  (instrumental musical works) 所能傳遞的意義。由於沒有了文字 (text) 作為參巧指引,聽者就只得靠聆聽音樂在作品中的 syntatic and rhetorical design,(語法修辭設計),來了解這首音樂作品的意義。Leonard Meyer 認為音樂作品中的語法是既定的法則,例如調聲和聲體系的法則 (Tonal Harmony Syntax),以及根據個別作品中的作曲修辭法則 (Musical Rhetoric),都是可以很快,很輕易地被聽者辨認出來。由於這些既定的法則支配著樂音和和聲 (melodic notes and harmonic progression) 的進行,聽者就很容易預期到音樂進行的方式,比如在 Cadence (終止式) 裏我們必會用到特定的 Cadential Chords 來進行 (如: 正格終止是用 V Chord 進行到  I  Chord,I Chord 就是預期的音樂結果,假如聽者有足夠資訊知道音樂正來到 cadence 就可以。)。Leonard Meyer 稱這種音樂的 “預期” 稱為 (muscial expectancy / implication) 。當聆聽音樂時,如果樂音所產生的 expectancy 或  implication 能按既定的語法修辭設計,進行到預期結果的音樂上,這就稱為 realization (解決) 。

    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去進一步了解語法修辭設計怎樣產生 expectancy/im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我在這裡用一些符號去代表每一樂句的修辭設計的意義,這裡有四句。

    ####***
    ####***
    ####***
    ####

    從上面例子的修辭設計,你會 “預期” (expectancy) 第四樂句的最後三個音是甚麼? 當然,你會推斷是三個 *,即 ***。如果樂音真的是出現三個 * 的話,我們就稱為 realization 。作品中的音樂意義,也就以類似的方式,向聽者傳遞出來。

    我現在以sol-fa name 再設計一個音樂的修辭例子以供參巧。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

    第四樂句,不須多說,聽者一定會 expect  sol-sol , 會出現。如果真的出現了這幾個樂音,我們就說音樂已按著既定法則 realized 。音樂就是這樣 convey meaning。

    可是,Meyer 也發現,音樂上的 syntactic meaning,不一定 (不是一定不) 能令引起聽者的情緒反應和感受。就如一個旁觀者不一定會由於見到街上有人吵架而自己發起脾氣來。因為他不是有份參予吵架,只是冷眼旁觀這場鬧劇而矣。但他是知道甚麼事正在發生的,皆因他接收到應有的資訊。因此,Meyer 就認為當聽者所 expect 的音樂在進行中,不能以其正常既定 (normal path) 的到達預期結果的 realization 時,聽者就會產生 emotional response。他就會因而 frustrated,因為他感受到預期以外的干擾 (emotional interruption)。

    我再用以上的音樂修辭例子解說這種情況: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si-si !!!

    第四樂句的修辭方式改變了。這令聽者感到意料之外 (surprise)。就因這組樂音進行了 deviation (差),聽者要重新了解過音樂現在將會轉到哪裡去。可能需要些時間調整,聽者才可以再產生另一組合理,可明白的 expectancy ,因他這時才能掌握到吹夠資訊 ,知道作品中新的修辭意義是甚麼。因此,deviation 也是另一次的 expectancy。而 Surprise and Ambiguity 也就是能引起聽者的 aesthetical response 的主要方式。

    例如: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sol-sol,
    mi-mi-mi-si-si !!!
    mi-mi-mi-si-si-si !!!
    mi-mi-mi-si-si-si-si !!!

    或者聽到這裡,聽者才能再次產生一個可以作推斷的 expectancy,從以預期下一個樂句的 realization 會是:

    mi-mi-mi-si-si-si-si-si !!!

    Leonard Meyer 認為 音樂是通過語法修辭模式, 藉引起聽者的 expectancy/realization 去傳遞意義,促使他們產生 aesthetic response。

    可是,在我看來,音樂要令聽者引起 emotional response,單靠 syntatic and rhetorical meaning 是不足的 (不是不能)。音樂要同時傳遞 semantic meaning ,語義上的意義,亦即借助標題和標題性的參巧文本, programmatic title and programmatic references,才能產生足夠的音樂意義,完整地引起聽者的美學和感情反應 (emotional/aesthetic response)。聽者這時成為第一身參予聆聽的人,直接感受音樂傳遞的意義所帶來的情緒變化,而不只是旁聽者。在這裏,musical syntax 是載體 (尤似 一個 operative platform ,運作平台),而 semantic meaning 是受體 (informative objects ,運作其上的資訊)。關於我這個變化了的 interpretative  theory (詮釋理論),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我仍會嘗試以另一篇文章探討,與讀者分享。

    明白了 musical syntax 之後,我現在以詩歌 107首中運用的修辭性 Head Motive,去探索樂音所能傳遞的意義,和對聽者所能引起的美學反應。

    待續……… To Be Continued…………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1-10 (published)

    哲學與理論– 可以屬不同範疇的學科 (re-edited) 01/10

    前言: 在追求學問的這幾十年 期間 (中學畢業後,沒有停過學習,我怕也有三十年了),特別是對於各種學術學科範疇裡的理論與哲學,也有一些涉獵,當然也不免有一些個人體會與心得,能與學生分享。有感於現在的一般學生,沒有好好仔細分劃這兩個屬不同的研究範圍,所以,每每在討論問題時,難免將這兩種研究混為一談,產生了不少溝通上的問題。

    註: 以下討論全是我個人人為哲學理論的定義的看法,不同於現在一般在學術界流行的介定與意思。

    何謂哲學 (Philosophy)? 其實,所有 英文有 xxx—phy 尾的 字,都是指一種 study (研究)。例如,Geography,是指地理學 (研究)。 當然,合理的說,有任何研究學習的活動,就必定是人為的。所以,我們很喜歡說這是人為哲學。人為哲學當然不是從天上的上帝來的,不是從聖經真理來的。但是 Philosophy ,是特別指 study 所有有關人的生命,生活和本質,與及這個世界和宇宙的意義。因為英文的字,如果前頭的字根帶有 Phil—xxx 的話,就是 “愛好,喜愛”  (love) 的意思。Oxford Advance Learner Dictionary 7th edition 就簡單地解釋哲學為: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the universe and of human life。當然,古希臘字詞有關 Philosophy 這個字詞的意思,就是 Love of Wisdom,愛好智慧。不過,在古希臘時代,人們最感與趣的,最愛好的是辯証人神及其本質的問題,亦即宗教問題。這 wisdom,當然不是指一般事物,實乃人生宗教等意義的智慧。這和 Oxford Dictionary 所提及的定義沒有很大的衝突。

    人為哲學既是研究宇宙和人類生命本質的意義,我就沒有甚麼興趣轉研下去了。因為要明白人和世界,我認為我們身為人類本身,並沒有資格去推敲論斷,因為我們都是受造物。當然,我們還是可以 study 人類的,但不是從受造的人類研究所得的哲學結論去明白人類本身,因為這結論一定不會準確。比如說,你會從用家那方面去了解 window 7 的程式嗎? 還是向 window 7 程式編寫小組去探討問題? 我說的這比喻背後所呈示的 理論  (underlying theory) 十分簡單清楚。就是一個 problem – source 原理。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 (problem),不是從其他方面,而是必定從問題的來源 (source) 處尋得解決方法。就好像房屋有問題,你要了解這房子的結構,就應該去尋找建築的工程師,找尋樓宇圖則,你問房客,又怎會知道正確答案呢?  雖然你可以不理會來源 (source) 所提供的答案去解決問題,可是,你發現你得到的結果,就是 1. 問題未能解決,2. 問題暫時解決了,但很快又重現,3. 舊問題去了,但同時是帶來了另一個新問題,亦即我們常說的以難題取代難題。生活上常常應用的 Problem — Source Theory 是很簡單的理論,人人都懂。只是將這理論應用在信仰上,人們就因他們不想接受一位比他更高的上帝而拒絕了。理論,其實可以是這樣簡單的。只是一種引導人觀察和思巧世上事物的律則指引。例如, Deconstruction (解構) 可以是一種文學理論,拿來思巧文學作品的其中一種指引律則和方法,它有哲理性,但不是哲學研究。可是,假如一些理論是從人為哲學衍生出來的,為的是解釋人為哲學研究,服務人為哲學的。那麼,對不起,我也沒甚麼興趣去了解了。理論,在我看來,只是幫助我們了解世上的事物 “thing”,不是人生的意義。雖然我不能否認,在一般學術範疇裏是有哲學理論的存在 (專門用來研哲學的理論)。

    所以,對於探求人類的本質,生命的意義,宇宙世界的認知的哲學,為何不從人類,宇宙世界的來源處尋求答案? 十分簡單,從造物主耶和華上帝就可以。這就說明,為甚麼我有時會對遇到的人這樣說,我很想和你談談人生的哲學,但不是人為的哲學,這哲學是從上天來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了。

    至於何謂理論 (theory),這裡我不再詳論了。請參閱我上一篇在 2011-01-06 以英文發表的文章 Theory We Live By

    由此可見,理論和哲學是有互相關連。可是我們還是可以將兩種學問,分屬放在兩個不同範疇的學科作研究。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研究上,和學科的細分類上,也有純學科的研究和相關的理論研究。就如我們有研究音樂學的,也有專研建立各種理論,用於研究音樂作品之上的這兩個獨立學科。

    今天很多人 generalize (普遍化) Philosophy 這個特別的字詞 ,把它的意思擴大了,普遍化了,還把它用在很廣闊的學術研究,甚至文化生活的層面上。這種  generalization很普遍,就像政府最近常常在發表的報告上用 “解構” (Deconstruction) 這個字詞。例如,我們聽見政府發言人說甚麼解構某某議員的論點等。其實,從上文下理看,政府想用的字詞只是 “解釋” (explain)。
    至於 這個 generalized 了的 “哲學”,今天隨處可見。例如,我們常看見學者用這類字眼 — 研究語言的哲學,音樂的哲學,詩詞的哲學,建築的哲學等。就連現今在大學裡的哲學學科研究,亦擴大至研究各類事物的本質和其存在意義,不再局限於只研究人類本質和宇宙存在等問題。至於在文化生活上,我們就見過,別人說甚麼 “烹調哲學,Keep Fit 哲學” 等。這個所謂哲學,也有類似意思。所以,我們以後不用擔心這些字詞了。它的意思只是探討 XX 的本質,存在和其變化現象。不過,話得說回頭,我仍是希望將人為哲學研究,囿限於人與神,其本質和存在意義的範圍以內,就像古希臘的哲學研究嶺域一樣。學術裏的哲學就是哲學,只是一個探求人生宇宙意義的哲學學科。

    記得有一次,聽老師說了一個有關人為哲學的故事。我就更看出人為哲學的不可靠。

    這是有關彿教六祖慧能怎樣能成為第六代禪宗的傳說。

    話說,五祖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想傳位給下一任禪宗。他心儀的兩個人選是初入門的慧能和追隨了自己很長時間的大弟子。為了選擇其中一人,五祖就叫他們各作一首禪詩,看看他們對彿的悟性和修為哪個更高。

    坦白說,對禪的參悟,就肯定是人為哲學,是探討人生意義的一個研究。何為禪的修為? 就是彿教常強調的 “大徹大悟”,就是要人視萬事皆空,不要執著。 而了解人生意義,假如是應用了這個所謂 “頓悟” 或 “大悟” 的禪學理論,那麼,人又怎可以說是真正明白何為人生意義呢!

    原因請看下文。

    這是他們充滿笑話的詩。

    大弟子的考試詩:

    身是萻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事
    無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的詩:

    萻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不須多說,五祖就很喜歡慧能的 “空” 的修為。傳位給他,因為他不執著,又無明鏡,又無塵埃,連一物也沒有。

    可是,我打趣的說,如果我有份寫詩,五祖就一定傳位給我。

    我即時回贈一詩:

    萻提興明鏡
    非鏡也非臺
    根本無事物
    何物叫塵埃

    請評賞。我豈不是連明鏡和塵埃也不知是甚麼? 又怎會有任何沾染呢? 我豈不是更 “空”? 試問五祖不傳位給我這個如白痴一樣 “空” 的人,該傳給誰?

    人為哲學,你根本連一秒鐘也不值得花。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1-08 (published)

    Music and Arts: Articles and Poems

    I-and-the-village-Chagall
    I and the village Chagall

    Learn Contemporary Music?

    The Lute Player — Franc Hal

    This is Young Mozart!


    Presentation of young Mozart to Pompadour 1763 Vicente de Paredes

    Life Long Learning is a Pleasure -- Contact Leung Sir

    Lady sit At the Virginal — Vermeer

    SC 2012 Concerts (1800 attendants)



    Pierre-Auguste-Renoir
    Pierre Auguste Renoir


    monet-sunrise
    Sunrise - Monet


    JeanHonore-Fragonard-The-Swing
    The Swing - JeanHonore Fragonard


    JastrowDuckFliegende
    Jastrow Duck Fliegende


    The Music -- Klimt (Modernism in Vienna)
    The Music - Klimt (Modernism in Vienna)


    Distorted-image-Korean-artist
    Distorted image - Korean Artist


    Placidity-SQ3_Page_01
    Placidity-SQ3_Page_01


    IMG_0645


    David-Teniers-and-the-Cabinet-of-Archduke-Leopold-William
    David - Teniers and the Cabinet of Archduke Leopold William
    Jastrow Duck Fliegende


    Toulouse-lautrec-Two-women-waltzing
    Two-women Waltzing - Toulouse-lautrec


    Kandinsky-Composition2
    Composition - Kandinsky


    Violin-Sonata-Classical-Style

    Violin Sonata in D major - midi composition modelling


    Elizabeth-at-the-Piano-Eakins
    Elizabeth At The Piano - Eakins


    The-Love-letter-Vermeer
    The Love letter - Vermeer


    Armand Guillaumin - Young Girl at PianoYoung Young Girl at Piano - Armand Guillaumin